
幼儿园语言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语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语言教案1一、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发展,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讲述。
2、尝试辩证地看待事物,理解慢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蜗牛的特点已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快递盒、自制3幅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图。
三、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快递盒,运用已有经验聊聊快递的事情,并猜测小蜗牛送快递时所担心的原因。
2、小结:快递正因为快而受到大家的喜爱,小蜗牛就在担心自己把快递变成了“慢递”,别人会不喜欢,甚至会生气。
(二)小蜗牛送快递
1、第一次送快递:小蜗牛帮小狗送快递。
猜测小猴和小狗去山上看桃花时发出“哦,天呐”惊叹声的原因。
打开第一幅图,说说小狗和小猴看到桃子后的心情及原由。
小结:看来慢也有慢的好处,小蜗牛收到第一次好评后,心里有点开心,它对送快递也有点信心了。
2、第二次送快递:小蜗牛帮小熊送快递。
教师:小熊寄的快递怎么了?
打开第二幅图,说说苹果树苗变成苹果的原因。
寻找故事中能说明时间过得特别久的语句:一天、两天、三天,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小结:看来慢也有慢的好处,小蜗牛看到熊妈妈的留言后,心里越发开心,对送快递更加有信心了。
3、第三次送快递:小蜗牛帮毛毛虫送快递。
讨论:外婆的小外孙去哪儿了?
打开第三幅图,说说毛毛虫变成蝴蝶的`原因,梳理其生长过程。
小结:看来慢也有慢的好处,小蜗牛听到蝴蝶对自己的称赞后,心里非常开心,从此对送快递信心十足。
(三)延伸活动
梳理故事情节,再一次理解慢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联系生活经验,说说自己准备送给朋友的快递。
幼儿园语言教案2一、教学目标:
1、在观察认识蒲公英的基础上幼儿欣赏散文,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2、引导幼儿了解散文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
3、陶冶幼儿情操,感受身边事物的美丽,激发幼儿对生命的热爱。
二、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
2、录音机、配乐散文录音带。
3、蒲公英头饰若干。
4、课件及背景乐(画面一:蒲公英的外形图;画面二:青草地上开着许多野花;画面三:蒲公英的花形→凋谢过程,结出绒白色的球→风一吹,花朵上的绒毛随风飞扬→雪白的绒毛轻盈降落;画面四:第二年绒毛种子生根发芽的过程)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起幼儿兴趣
师:“昨天,老师做了个梦,梦见我来到了青草地上,看到了什么?你们来猜猜!”(幼儿自由想象)
师:”我看到的是草地上开着许多美丽的野花,老师可喜欢花了,你们猜猜老师喜欢什么话啊?“
师:“那我们来看看老师到底喜欢什么花。”(课件画面一:蒲公英的外形图)师:“哪个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花啊。“
(二)欣赏散文,引导幼儿了解散文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并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1、播放散文课件和配乐录音,让幼儿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师:“你们喜欢不喜欢啊?”
师:“今天老师给大播放一个小短片,名字叫“蒲公英”。你们要仔细听,一会老师有问题要问大家。”
师:“短片结束了,谁知道蒲公英在什么季节开花?”(春天)师:“散文里说青草地上怎么样?“我”最喜欢什么?”(蒲公英)师:“蒲公英开着什么颜色的小花朵?”(黄色)”
2、帮助幼儿欣赏散文并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师:“短片里说蒲公英有趣,谁来说说,有趣在哪里?”
师:“田野里的风吹来,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看一看这幅图片”(出示画面三让幼儿说出并理解“飞扬”和“比柳絮还轻”)
师:“看看这里蒲公英怎么了?”(凋谢了;死了)“后来呢?”(蒲公英结出绒白色的球)师:“小朋友们再仔细看风一吹,这些花朵又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了?”(花朵上的白球飞走了)
师:“那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降落的?(轻轻地)老师有一个好听的'词语叫“轻盈”跟老师一起来说一说”
师:“那轻盈的降落应该是怎么样的,用动作表演一下。”教师完整示范朗诵
3、帮助幼儿理解比喻句
师:”蒲公英黄色的花朵凋谢以后,花托上长出来了什么?”(种子)”看上去象什么?”(白色的球)“所以就把花托比作白色的球。“”所以啊这个句子就叫做比喻句“师:“那种子除了像白的的球还能像什么?谁来说一说。“
师:“蒲公英的种子,当它飞起来的时候像什么?“(雪花)”“为什么说它像一片片雪花?“(很白;很轻)“那散文中把飞起来的蒲公英种子比作雪花”师:种子飞起来除了像雪花还像什么?谁来说一说。”
4、有感情的朗诵散文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篇散文听起来怎么样?”“为什么优美呢?”
师:“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优美的朗诵出来啊,现在啊戴上你们的头饰,大家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有感情地念一念,也可以用我们的身体动作表演一下。”(读完后老师作评价,对小朋友不足之处进行强调,修改)师:“我们现在请女生(男生)起立,一起来朗诵一边。四活动延伸:仿编散文
师:“你们还喜欢什么花啊?”
师:“那它可能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你还可以把它画出来,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但是老师有一个小要求说的时候要讲清楚你喜欢的使xxx花;你为什么喜欢它;它长得什么样子;最后我们要用刚才学过的比喻句来说。”
幼儿园语言教案3活动目标:
1、通过理解诗歌,感知“亲”和“被亲”的快乐,知道“亲”代表的是爱和喜欢。
2、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创编诗歌
3、感知游戏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图片,课件《我被亲了好几下》、音乐《我的好妈妈》《碰一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放音乐《我的好妈妈》
师:今天我们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你们开心吗?那就用我们的'方式给他们打个招呼吧!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回忆,引出儿童诗。
你都和哪些好伙伴亲了啊?你们在家里或者幼儿园的时候还被谁 ……此处隐藏7520个字……播放“天鹅”的音乐,孩子们跟着音乐模仿鸟儿的动作。
老师:你刚才模仿的是什么鸟?它看起来像什么?
我模仿一只燕子。它有锋利的嘴和镰刀状的尾巴。
我模仿一只嘴上有钩子的鹰。
年轻:我模仿的是...
(激发儿童对学习的兴趣)
2.对故事的'欣赏丑小鸭
1.给他看一张丑小鸭的照片,然后问孩子:他是谁?什么样的故事?
年轻的:这是一只小鸭子。它找不到它的妈妈。
年轻:小鸭要出去玩了…
2.孩子们完全喜欢这个故事。
3.孩子们互相谈论故事中所讲的。
4.老师向孩子们介绍安徒生和他的童话故事。
(儿童完全欣赏故事,并初步理解童话故事的意义和素材)
3.各部分的欣赏
1.通过使用挂图欣赏这个故事的各个部分。
2.引导儿童讨论:
(1)为什么故事中的小鸭叫丑小鸭?
因为他长得很丑。
年轻:因为它和其他小鸭子不一样。
(2)开始它的生活快乐吗?
年轻:不快乐。
(3)丑小鸭在那之后经历了什么危险?
年轻的;差点被猎人用枪打死。
年轻:在湖水中几乎冻死…
(4)它的梦想实现了吗?
年轻:是的。
年轻:它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
如果你看到一只丑小鸭,你会怎么做?
年轻的时候,我会玩它。
年轻的时候:我会给它一些好吃的东西。
年轻的时候,我会和它交朋友。
(以挂图,引导儿童进一步了解故事的主要信息,激发儿童对他人的同情和爱)
4.看天鹅墙地图,欣赏天鹅音乐的结尾
(指导孩子们了解天鹅的形状特征和生活习惯,让孩子们知道如何照顾天鹅)
活动扩展:
1.鼓励孩子们为他们的父母听故事。
2.欣赏安徒生的其他童话。
活动反射:
孩子们非常喜欢听故事。当他们听到老师说他们想讲故事时,他们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渴望地看着老师。他们都希望听到老师快速地讲故事。经过对故事的充分欣赏,孩子们不禁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因此,老师让孩子们互相讲述他们对故事的看法,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自由的空间来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意见。孩子们全神贯注地用语言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和观点。然后,结合挂图,他们对故事进行了分段欣赏,加深了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并刺激了他们。小孩子对别人的同情和爱已经学会了爱小动物。
幼儿园语言教案15田妮 宜昌市直机关桃花岭幼儿园 设计意图:我们班是阅读实验班,选用的是体验阅读教材,开展实验教学近一年时间,随着孩子们阅读量的增长,仅仅是教材上的内容远远满足不了孩子们的需求,因此我选用了一些国内外著名的绘本故事作为辅助教材。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选自《东方宝宝》,其内容幽默有趣,我家3岁半的儿子很喜欢看这个故事,尤其是对故事中生动可爱的小动物形象非常喜爱,故事中的角色对话都是一些简单的重复性语句,特别适合3岁左右孩子学习。所以我选取了这个简单有趣的故事作为教材,并把它设计成了一节小班的阅读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看图书并感受故事内容的诙谐幽默,体验阅读和想象带来的乐趣。
2、理解故事内容,学会故事中的语言对话。
3、幼儿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或复述。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制作ppt课件和与图书内容相同的电子翻页大图书;小猪头饰1个、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等头饰若干。
2、环境准备:
在教室图书角有关故事中小动物的图书和图片。
3、幼儿经验准备:
通过图书角的自由阅览,熟悉故事中各种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观看电子翻页书,老师完整地讲解故事,幼儿欣赏。
讲完后提问:这只小猪宝宝可爱吗?你们喜不喜欢它?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二、ppt课件展示,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发展情节,并尝试复述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1、师:小猪的大饼被人偷咬了一口留下了一个半圆形的牙印,它很着急,于是到处去询问小动物,它问了哪些小动物呢?(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根据幼儿回答一一展示ppt图片,加深幼儿对故事中小动物的.记忆。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大胆复述角色对话。
(1)师:小猪是怎样问小鸟的?小鸟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幼儿自由发言后,老师引导幼儿学习对话“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你看——”(还可以请幼儿边说边模仿咬大饼的动作)最后ppt展示留有尖尖小角的牙印大饼,引导幼儿观察对比两个牙印是否一样,并学习复述短句“嗯,果然不一样。”
(2)用同样的方式启发提问,鼓励幼儿复述小猪与小兔、狐狸、鳄鱼、河马的角色对话(可以根据幼儿掌握情况提高要求,比如模仿各种小动物的语气、动作等)。
3、ppt出示小猪自己咬的牙印图片(也是一个半圆形的牙印),引导幼儿对比观察:是否和偷吃大饼的人留下的牙印一样呢?(一样)然后提问:小猪的大饼究竟是谁咬的?(幼儿自由思考回答)三、师幼集体表演,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尝试复述。
1、老师戴上小猪头饰问:“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玩关于这个故事的游戏呀?老师来当小猪,你们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好吗?”
2、把幼儿分成5组,分别戴上小鸟、小兔、狐狸等其它动物头饰。
(表演游戏时要注意:老师要一边扮演一边用语言讲述故事内容,教师的语言要规范、优美。幼儿在扮演的时候,提醒他们看小动物出来的先后顺序图,帮助幼儿记忆。)四、活动延伸:
与父母一起上搜集各种动物的牙齿图片,引导幼儿探索各种牙齿的形状及特征,布置主题墙“各种各样的牙齿”。
附故事内容:
《谁咬了我的大饼》
小猪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累得睡着了。
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小猪问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
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样。”
小猪问兔子:“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兔子说:不是我,你看——”
兔子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样”。
小猪问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狐狸说:“不是我,你看——”。
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样”。
小猪问鳄鱼:“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鳄鱼说:“不是我,你看——”
鳄鱼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样。”
小猪问河马。“是你咬了我 的大饼吗?”
河马张大了嘴巴……轻轻地咬了一小口……“啊”?
小猪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啊呜,他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
“吧唧吧唧”,他一边嚼着大饼,一边想: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