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音乐教案1设计意图:
模仿是幼儿的天性,更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幼儿在活动中总是模仿小动物,设计本节跟动物有关的音乐活动,旨在满足幼儿对模仿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游戏,引导幼儿感知音乐节奏的快慢。
2、激发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提高肢体表现力及模仿能力。
3、增强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及师幼的依恋关系。
活动准备:
1、音乐《猫咪》、《我最喜欢拍拍手》、《猫与鼠》、《找小猫》、《再见》。
2、PPT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听音乐进教室,激发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1、播放音乐《猫咪》。
2、引导幼儿同教师一起模仿猫咪走路的样子。
二、问好环节。
1 2 3 4 5 | 5 4 3 2 1||
小朋友们好!薛老师你好!
小朋友们好!薛老师你好!
三、热身活动。
播放音乐《我最喜欢拍拍手》,引导幼儿做音乐律动。
中间部分
一、播放PPT《猫与鼠》,引出猫和老鼠的关系。
1、提问:画面里有谁?(猫与鼠)
2、猫咪最喜欢抓的小动物是谁?猫咪抓老鼠时,老鼠要怎样逃跑?(请幼儿模仿猫咪和老鼠)
二、播放音乐《猫与鼠》,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游戏。
1、提问:音乐中的.猫在做什么?猫咪睡着后老鼠在干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2、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玩儿猫与鼠的游戏。老师扮演猫咪,请幼儿扮演老鼠,跟随音乐做游戏。(提游戏规则)
3、总结幼儿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4、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进行游戏。
5、引导幼儿分组游戏,教师小结。
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玩音乐游戏《找小猫》体验与同伴、教师共同游戏的乐趣。
2、活动结束,播放音乐《再见》引导幼儿听音乐出教室。
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去表演区进行《猫与鼠》的情景剧表演。
幼儿园音乐教案2总课时数:15上课时间:20xx年4月11日教学内容:
欣赏《铁匠波尔卡》
教学目标:
1.了解乐曲的来历,知道波尔卡是起源于欧洲的一种音乐体裁。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
2.采用不同形式感受、表现乐曲活泼、热烈、欢快的主题。
3.听乐曲并与人合作表现乐曲中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点:
采用不同形式感受、表现乐曲活泼、热烈、欢快的主题。
教学难点:
能听辨出乐曲主题出现的次数。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录音带教学软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阶段目标:沟通、建立师生联系)
1.学习一首简短的儿歌《小小手》
师:老师带来一首《小小手》的歌曲,看谁学的象?示范唱并带着学生唱。生:先听再跟着老师唱
师:我们用手做什么呢?
生:劳动等
师:用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看老师现在用手做什么?配上音乐做一做。
2.简单的律动
生:砸等配合音乐做。
师:你们觉得刚才那段音乐带出什么劲头儿了?
生:快乐等
师:谁想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铁匠波尔卡》,我们先完整听听,听听铁匠们干活时什么样(播放音乐)
生:举手初步欣赏音乐作品。
二.新授部分(阶段目标:聆听作品用不同的动作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1.介绍波尔卡及作品背景
师:铁匠是干什么的?波尔卡是什么?
生:打铁的
师:波尔卡是从捷克流行起来的,拍的一种舞蹈节奏。《铁匠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保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因此,乐曲喻为本次大会的内容形式。据说在焰火大会上首次演出时,乐队曾采用两台打铁用的铁沾作为节奏乐器。
师:问问波尔卡是怎么回事?
生:反馈
2.欣赏第一部分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音乐的主题,在主题开始之前通常有的开场白,这个开场白叫做引子。
师:这首乐曲一开始有一个4小节的简短的引子。我们一起来听一下(播放乐曲的引子部分)
生;听乐曲的4小节引子。
师:引子过后,音乐进入主题,我们听听主题要告诉我们什么(播放乐曲的主题1)
生:听音乐主题并答问题(轻松的)
师:我们现在用轻轻拍腿的方式来感受音乐。(播放乐曲的主题2)(体现师生共同参与)
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一开始是轻的还是重的?这个主题在第一部分出现两次,请大家听第二次有变化吗?(播放第二次主题)怎样了?
生:后来变重的。
师:两个主题中间是我们听到的打铁的镜头,好我们完整听音乐的第一部分,请大家边听边跟着做律动。
生:跟着律动
师:你们来说说音乐表现了铁匠们对生活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生:乐观的
师:我想看到咱们班同学在听音乐时也表现出现这样的状态,谁行呢?生:我行。
师:我们现在分成两个组来表现音乐,布置各组任务一组负责表现音乐主题,另一组负责表现音乐的火热的劳动场面。
生:配合之后交换。
师:评价并提出建议
3.欣赏第二部分
师:看来作曲家成功的'用音乐抓住了来参加焰火大会人们的心,大家跟着音乐跳起了欢乐的舞蹈,这时出现了与众不同的一队舞蹈者,没有狂热的舞姿,有的是优美而舒心的节奏,请大家听第二部分(播放音乐第二部分)你们感觉这部分音乐想告诉人们什么?这段音乐与前面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生:听并回答问题
师:我们用舒展、大方的动作来表现(再听)
生:可以与老师不同。
师:舒展的音乐过后,又听到了火热的打铁的声音,对吗?我们再来听一遍生:听音乐配合动作。
4.欣赏第三部分
师:听过第二部分之后,音乐该进入第三部分了,你们又将听到刚才熟悉的音乐主题(播放音乐)< ……此处隐藏9504个字……老鼠”若干。
活动过程:
一、律动:模仿操。
师:“你们现在是猫宝宝,那我是谁呀?对了,我是猫妈妈。”
(师生互相问候)“猫宝宝好!猫妈妈好!”
师:“我们猫宝宝呀都很爱干净的,跟着妈妈来整理一下自己吧。”
师:“我的猫宝宝真漂亮,和妈妈一起去做游戏吧。走的时候要听好音乐。”(幼儿听着音乐旋律跟随老师学猫走的韵律动作)二、音乐游戏。
1、初步熟悉旋律,自由创编动作师:“猫妈妈的肚子好饿呀,你们饿不饿啊?”
师“猫宝宝最喜欢吃什么呀?”
师:“最近我们这里来了一群坏老鼠,我们去抓住它,好不好?”
师:“猫是怎么抓老鼠的呀?”“做给妈妈看看”
师:“现在你们的本领学好了,我们一起去抓老鼠吧,(跟着音乐的旋律做动作,“跑来跑去,这里有只老鼠赶快抓住它。”)师:“刚才你们是怎么抓老鼠的?我们来做做看”
师引导:“有的猫宝宝是这样抓的,有的是眼睛瞪的`大大的抓的,还有的是跳起来抓的呢)”
师:“现在猫宝宝的本领更大了,一定能抓到更多的老鼠。”
2、教师演唱,幼儿初步理解歌曲内容师:现在请你们听一听,看一看猫妈妈是怎么抓老鼠的?”(教师边清唱歌曲,边表演。)师:“妈妈是怎么抓老鼠的呀?”
师:“妈妈抓了这么大的老鼠,我们怎么吃呀?(喵呜喵呜一口一口啊呜啊呜吃完了)3、运用道具,在游戏中熟悉旋律师:“我们这里的坏老鼠可真多,让我们再去把它们消灭掉。”
4、玩手指游戏,学唱歌曲。
师:“老鼠抓完了,我们回家吧。”(老师带领幼儿回到座位坐下)师:“喵喵喵,谁来了呀?小花猫来了,你们听!”
5、整体表演,在游戏中练唱。
师:“吱吱吱,谁在打扰我们唱歌啊?啊,原来是坏老鼠又来了,怎么办?”
教师再次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做抓老鼠的游戏,并在游戏中结束教学。
幼儿园音乐教案14活动名称:回声
活动目标:
1、在扮大山学回声的情景中,初步感知声音的强弱,愿意用歌声表示出来
2、体验集体表演的乐趣以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音乐路牌
活动过程:
㈠、律动引起兴趣
1、复习律动组合“小燕展翅”
T:丁丁来我们家里做客的时候和我们一起跳过一个舞蹈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2、第二遍律动:针对动作(提腕、压腕)提出问题:“小燕子要飞到南方过冬要飞很远的,如果翅膀飞的不高就飞不过去了”
㈡、欣赏、感受歌曲
1、故事导入情景
T:丁丁教我们跳舞,我也带丁丁出去玩了。我们一起去爬了山,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
T:我和丁丁啊一起去爬了一座大山,爬呀爬、爬呀爬,一直爬到了山顶,看到了很美丽的风景,丁丁一高兴便情不自禁的唱起歌来:“喂!喂!”突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山的那头也传来了一个声音“喂!喂!”丁丁很好奇,他很想知道是谁发出的声音,于是丁丁大声的唱道:“你是谁?”山那头也在问“你是谁?”这下可把丁丁急坏了,赶紧唱道:“请你快来,来唱歌!”山那边又轻轻的跟着唱“请你快来,来唱歌!”丁丁摸了摸头,这是怎么回事啊?
2、提问帮助理解故事、初步感知音的强弱,理解词(回声)
T:山那边传来的是什么声音啊?
T:丁丁唱歌的声音和山那头传来的声音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一个轻一个响)
T:都是不一样的吗?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唱的歌词一样)
响的是丁丁唱的.声音,轻轻的是什么声音呢?(回声)
㈢、学唱歌曲
1、第一遍学唱歌曲
T:我们来试试看好吗?我来做丁丁、你们来做回声。
重点指导:虽然回声轻轻的但小嘴巴要动,让我听的见
2、第二遍学唱歌曲
T:非常棒!我请小朋友站起来扮大山再来试试看好不好?
大山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摆个造型。
重点指导:大山是不可以动的
3、第三遍学唱歌曲
T:我们再到另一座高一点的山上去听一听回声是什么样的。
你们想爬哪座山啊?带丁丁去干吗?(去旅游)换个造型我们准备去了哦!
将音升高半度降E调最后一句歌词改为去旅游。
T:再爬高一点啊?这次想去哪座山啊?去干吗?(去运动)
&将音再升高半度E调最后一句歌词改为去运动
㈣、音乐路牌结束
T:今天我们带丁丁爬了那么多的山,丁丁真开心。好了,天黑了,我们开车回家吧。
出示音乐路牌,四拍子节奏。
幼儿园音乐教案15活动目标
1.丰富词汇:理发店、咔嚓、刷子、剪刀、吹风机等。
2.了解理发师的工作性质与特点,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事先与理发店联系,请理发师为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工具名称及用途。
活动过程
1.参观前的`谈话。
(1)请幼儿讲讲自己去过的理发店是什么样子。
(2)向幼儿提出参观的要求:看看理发店有谁,在干什么,理发师用什么工具理发,剪刀剪发时会发出什么声音,理发师理完发后心情怎么样。
2.参观理发店。
(1)引导幼儿观察理发店的布局、设施。
(2)请理发师介绍理发的工具。
(3)指导幼儿观察理发的过程。
3.参观后的总结谈话。
4.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指导幼儿玩角色游戏:理发店。
活动二:学习歌曲《理发师》
活动目标
1.边唱边表演歌曲,感受乐曲活泼流畅的音乐特点及节奏。
2.会用不同的理发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乐意与同伴合作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理发工具、发型图片、书籍、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布置理发店场景,自然引入。
2.观看课件。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使用什么工具理发?(小结:歌词道白)
3.引入歌曲教学。
(1)音乐游戏:可爱的小音符。(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用语言表现歌曲典型节奏;用动作表现歌曲典型节奏。
(3)完整欣赏歌曲两遍。
(4)学念歌词。
(5)听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6)创编动作。(引导启发幼儿根据歌词自己创编动作)
(7)打击乐演奏歌曲。
(8)自由欣赏乐曲《塞尔维亚理发师》,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开展理发店的角色游戏。
2.进行艺术综合活动:我是能干的理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