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特点。
2.利用吸铁磁的磁性进行玩色活动,玩色时用手部的平移、转圈等动作控制吸铁磁,表现蚂蚁洞的各种形状,体验大胆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卡纸、颜料、装有磁铁的“蚂蚁”、小蚂蚁贴纸、食物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
1.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感知蚂蚁洞的各种形状
(1)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出示图片:一群蚂蚁)
(2)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出示图片:蚂蚁的家)
你知道小蚂蚁的家会在哪里呢?
(3)观察蚂蚁洞的各种形状,感知通道特点。
看,这群小蚂蚁家里都有些什么?原来这都是小蚂蚁喜欢吃的食物,它们把它藏在一个个小房间里,这些小房间都是什么样子的?
那接下来,让老师带你们仔细地参观一下小蚂蚁的家。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圆圆的储存食物的“房间”,直直的、像波浪线一样的、像锯齿线一样的`各种“小路”特点,并随着观察的路线进行徒手练习
2.学习蚂蚁挖地洞、造新家的方法
(1)有一只小蚂蚁也想造新家,它是一只特别的蚂蚁,看看它的肚子底下有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这只特别的蚂蚁动起来。(幼儿根据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
(2)蚂蚁挖地洞、造新家的方法。
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演示:小蚂蚁喝点水(蘸颜料),然后让小蚂蚁从洞口开始挖,“挖挖挖,挖挖挖,挖条直直的小路;挖挖挖,挖挖挖,挖个圆圆房间放大米;挖挖挖,挖挖挖,挖个圆圆房间放树叶……”小蚂蚁家造好后,把蚂蚁、食物(贴纸)搬到圆圆的“房间”里。
3.幼儿操作,帮小蚂蚁造新家
(1)提醒幼儿注意手部控制磁铁时,平移和旋转的动作要慢,不要操之过急,以免颜料流出来出现不均匀的现象;提醒幼儿路线看不见了,再蘸点颜料。
(2)幼儿自己动手绘制蚂蚁的家。
4.欣赏作品,体验成功感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设计2活动目标
1、感受星空的美,了解星空中常见的颜色,大胆尝试玩色,体验玩色的乐趣。
2、尝试使用牙刷,木棍喷洒方式作画,体验变化中的奇妙效果。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
能自由想象,大胆表现多彩的星空。
活动难点:
用牙刷蘸颜料在木棍上摩擦,使颜料喷洒成画的方法。
活动准备
笔、颜料、牙刷、木棍、白纸、桶,投影绘本书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利用绘本投影书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星空吗?它是什么样子(颜色),星空里有哪些东西呢?
幼:有星星、月亮、太空人…
1、我们一起来欣赏星空的图片,教师出示图片,简单介绍。
2、今天我们要用水彩颜料来描绘美丽的星空,出试颜料,介绍几种星空常见的颜色(出示几种调好的颜料水)
(设计意图:欣赏美丽的星空,为幼儿后续创作打下基础,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二、教师出示作画工具,引领幼儿利用工具和色彩创作星空。
1、出示范画,老师用水粉颜料给星空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
2、边看边讲解,范画中老师用到了淡蓝色,深蓝色,紫色。
3、小朋友要用颜料笔蘸取一种颜色,加一些水搅拌均匀平铺画到画纸上,衣服颜色可以一种一种的画,在换一种的时候记得把笔洗干净哟,让颜料融合。
3、星空穿好衣服,调皮的星空又跳到水面上去玩了。这时候天空下起了雪,下雪拉,下雪啦,白白的雪多漂亮呀!
4、提问:
孩子们,我来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你们看见刚才老师下的雪是什么呀?
对了,是用牙刷喷洒的白颜料。
孩子们,你们已经给星空刷上了漂亮的颜色,接下来你们也给星空上画上不同的东西。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如何用刷子蘸颜料在木棍上摩擦,使颜料喷洒成画的方法,幼儿初步体验刷画的乐趣)
三、幼儿自主选择,大胆创作
师:现在我们就请小朋友来创造自己心里美丽的星空哟!注意在作画的过程中刷子喷洒时要均匀,不要一整块撒在一起哟!
(设计意图:发放材料,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使用工具的方法)
四、集体欣赏星空图,鼓励幼儿创作表现。
师:哇,漂亮的星空出来了,我们把漂亮的星空图放在旁边的画板上吧!看,这么多的'星空放在一起成了很大很大星空。那我们请小朋友们来分享分享自己的作品吧!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小星星现在准备睡觉了,小朋友们和它们说再见吧!
活动总结
活动反思与评价:
一、有效运用自然环境,激发幼儿运用色彩表现和创造的兴趣。
星空是大自然中很美的事物,在小朋友的口中经常会谈到亮闪闪的星星,但是对星空了解较少,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却不常见到。在本次美术活动《彩绘星空》中,通过运用现在儿童喜爱的绘本书,运用光影投放,激发孩子的兴趣以及教师描述星空,在环境创设中让幼儿感受和欣赏到星空的美丽,并激发幼儿对星空的探索的欲望和想要去进行创作的欲望。
二、在感受、欣赏中,唤起幼儿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创作热情。
在平日的美术创意活动中,也会经常使用到不同的工具。孩子在生活中对刷子并不陌生,刷子怎么使用?可以做些什么?孩子们都会分享着自己不同的见解,但是用刷子去画画,幼儿的尝试较少,特别是用牙刷和木棍这些熟悉的工具进行刷画创作,对幼儿来说特别新颖,特别感兴趣。新颖作画材料的提供,使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创造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丰富了幼儿的作画的体验。
三、提供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激励幼儿在自主、愉悦的氛围中,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基于观察幼儿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美术活动教材。
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运用熟悉的工具在画纸上进行作画,让孩子感受工具伴随着颜料在画纸上“飞舞”,颜色的交织后呈现出的效果。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在分享的过程中大但是的对自己的创作进行讲述,可见对星空的憧憬和对本次活动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本次活动开始前,运用了新颖的绘本投影书,直观的利用光影投放在室内天花板,孩子的兴趣激发的非常浓厚,加上幼儿对星空简单的了解,最终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大胆 ……此处隐藏5084个字……和小熊说再见后结束。
课后延伸:
1.区域活动时,布置“糖果屋”游戏情境,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制作其它造型的棒棒糖。
2.鼓励幼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橡皮泥进行组合,创造色彩丰富的棒棒糖。
3.鼓励幼儿尝试用其它技能,创造不同花样的糖果。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设计12一、活动目标:
1、用泥条弯曲连接制作蝴蝶,表现蝴蝶的不同动态。
2、巩固连接的技能。
3、能大胆创作,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故事《三只蝴蝶》。
2、陶泥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l)教师讲故事,揭示活动内容。
故事的导入能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制作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蝴蝶长什么样子? (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蝴蝶翅膀两边的图案和花纹是一模一样的,这叫对称。
2、学习蝴蝶的制作方法。
(l)集体讨论蝴蝶的制作方法。
教师:你准备怎样制作蝴蝶?
(2)教师小结:先搓一段粗一点的泥条做蝴蝶的身体,然后搓两根细一点的泥条盘成蝴蝶的翅膀,再用两根细小的泥条做成蝴蝶的触角。
在这里,教师采用了边示范边讲解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对蝴蝶的制作方法一目了然。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要点提示:
1)将蝴蝶的身体、翅膀、触角组合在一起时要注意连接牢固。
2)启发幼儿想象出蝴蝶飞舞的各种姿态,注意各部分连接的不同位置,制作出各种动态的蝴蝶。
4、展示作品,幼儿互评,教师进行点评。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结合故事开展“三只蝴蝶”的制作活动,学习用不同颜色的颜料对蝴蝶进行涂色,而后表演该故事。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设计13一、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
师:“哈,多可爱的手宝宝啊,小朋友们喜欢吗?我们一起看看手宝宝长什么样子?
教师出示已用嘴巴、鼻子、眼睛等装饰好的小手模型,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观察制作的手宝宝,了解手的结构与宝宝的关系。
师:手宝宝这么可爱,小朋友们知道它是用什么做的吗?(画笔、卡纸)我们叫它手宝宝,那么手宝宝的脸上都有什么呢?(眼睛、嘴巴、鼻子、辫子等)手宝宝的嘴巴、眼睛在手的什么地方呢?(手心) 小朋友的手心在哪里呢?……
当孩子的兴趣被激发,有了想做的欲望时,教师可引导孩子观察了解手的结构与手宝宝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孩子制作手宝宝。
三、教师示范制作。
1.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老师要把自己的'手装饰成一个可爱的手宝宝。请两个小朋友观察两个手宝宝(模型)的眼睛是画出来的还是贴上去的,并帮助老师的手宝宝画或贴上眼睛和嘴巴。
2.教师示范画辫子,提醒孩子在画的时候要把手指分开伸直,从手指的下面一点一点地往上涂颜色,直到将辫子都涂满。
3.师:看了老师装饰的手宝宝,你们想不想来装饰一下自己的手宝宝呀?
教师可根据孩子的能力强弱,让幼儿为手宝宝画或贴上眼睛。教师示范画三条,画第一条 时教师讲解示范,画第二条时引导孩子说老师画,画第三条时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画。
四、孩子动手操作。
1.引导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装饰自己的手宝宝。小朋友们可以直接在自己的手上为手宝宝画上眼睛、鼻子、嘴巴,也可以将没有颜色的小贴片涂上颜色再贴在自己的小手宝宝上。
2.展示自己装饰的手宝宝,教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不同的肯定和表扬。
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适时帮助能力差的孩子装饰手宝宝。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设计14 设计思路:
“小雪花的旅行“是在主题活动“冬天不怕冷”的背景下的一个综合活动,整个活动以小雪花的旅行为主线,通过赏—做—寻三个环节让孩子在看看、说说、做做、找找中进一步感受冬天下雪的特征,并尝试用各种美术表现方式表现下雪的情景,体验下雪的情趣。在此基础上,通过寻找雪人肚皮里的小秘密,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进一步探索冬天不怕冷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撕、贴、印、画等方法表现下雪的情景,体验下雪的情趣。
2、初步了解冬天各种抵御寒冷的方法。
活动准备:
1、“下雪了”flash课件
2、“下雪了”大背景图一张,小背景图幼儿人手一张,小雪人12个
活动内容:
1、 观赏下雪情景
请幼儿欣赏“下雪了”flash课件
“你看 了什么 ?”,“小雪花像什么?”,“小雪花要旅行了 ,它会飞到哪里去呢?”,“今天,小雪花飞到哪里了?”
2、 下雪了
在下雪情景的烘托下,教师示范用撕、帖、画等方法表现下雪的'情景。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操作,表现下雪的情景。
3、 雪人的秘密
引导幼儿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小雪人(要求作品形状与小雪人的帽子形状对应)
幼儿在雪人的小肚皮里寻找“冬天不怕冷”的小秘密
幼儿与同伴分享冬天御寒的方法。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设计15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体验元宵节的民俗风情,感受生活的美。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重叠折剪的技能制作花灯。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灯。
2.《手工》幼儿用书、剪刀、胶水、针、线、花灯范例。
教学流程:
一.以"元宵闹花灯"为题,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花灯师:你喜欢哪一盏花灯?为什么?(让幼儿互相交流感受)
二.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制作花灯的兴趣组织幼儿讨论:你想怎么制作花灯?(鼓励幼儿大胆讨论、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想出的制作花灯的方法)
三.教师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教师按范例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重点强调沿虚线折时要用手将折痕按平,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
四.交代要求:
1.折时要对齐、按平。
2.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五.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幼儿的制作情况。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着重帮助他们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指导并观察幼儿重叠折剪的.方法,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提醒幼儿折时要对齐、按平,并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4.将幼儿制作的花灯悬挂起来。
六.幼儿互相欣赏、评价,结束
1.幼儿欣赏同伴制作的花灯,感受成功的喜悦和生活的美。
2.组织幼儿评价同伴的作品,教师围绕"重叠折剪的技能"进行小结、评价,结束。